​曾国藩是圣人还是罪人?

2024-08-09 12:14 来源:网络 点击:

曾国藩是圣人还是罪人?

雍正八年,世宗下诏:古者大烝之祭,凡法施于民,以劳定国者,皆列祀典,受明禋。

我朝开国以后,名臣硕辅,先后相望。

或勋垂节钺,或节厉冰霜,既树羽仪,宜隆俎豆。

俾世世为臣者,观感奋发,知所慕效。

庶明良喜起,副予厚期。

京师宜择地建祠,命曰‘贤良’,春、秋展祀,永光盛典。

当然是圣人了。

清朝的评判标准是谁对大清忠心谁就是贤良。

而反抗清朝的,那就不好意思了,那得是大大的汉奸。

也许有人认为曾国藩在攻城之后,放肆抢劫城中之财。

但要知道萧何与刘邦共创天下,也被刘邦怀疑,萧何只能自污,与民争利,这是刘邦才放心。

曾国藩不拿朝廷军饷,却为朝廷在前线卖命,军饷只能自筹,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军队,在好不容易攻下一座城时,不让士兵放肆一下,谁愿意卖命,还没有回报,不是一两个人,还是几万几十万,听命于他。

并且到被裁撤,还没有起来造反的,这更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

我来模仿一句,也许日本在攻城之后,放肆抢劫城中之财。

但要知道....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军队,在好不容易攻下一座城时,不让士兵放肆一下,谁愿意卖命它的薪饷之高也是个特色。

一个普通士兵的薪饷竟为绿营军最高级别士兵的两倍左右。

至于高级官员,由于希望减少贪污和维持斗志,就更不吝惜恩赏了。

提问者到底是看了哪本大作能够看出湘军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早期在财政上实施的权宜措施是卖官鬻爵。

监生以及各式名誉学衔证书,由京城发给省级政府发放。

1853年冬,湖南巡抚骆秉章把这样一批证书直接转让给湘军总部。

出售官衔所得是曾国藩早期主要经费来源。

一般清朝卖官也是进清政府的口袋,不过曾国藩就厉害了,卖官进自己口袋。

地方和清政府抢各种税源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包括厘金。

而在太平天国时期,为了补充军费,地方已经开始对鸦片进行征税了,收获颇丰。

厘金自然也是没少抽。

比之最近的美国,更加的自由开放。

(而那时的太平天国却在禁鸦片)然而曾国藩从不计较,左宗棠在贫瘠的陕甘剿回民之乱时,尽量用江浙之财资助。

待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再去收复新疆时,只能借洋债,否则没有钱去打仗,最后把鼎力支持他的好友兼商人胡雪岩把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

我能说曾国藩其实是想暂弃关外的嘛?提问者明显有多个认识错误,邱涛《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可以翻一翻。

其中就提到了一个词扶淮抑湘。

(清朝为制衡地方做过大量的工作,且成效明显。

)不过在提问者眼里,那必然是曾圣人主动且清高的放下了。

在其功成名就之时,不愿再让天下黎民百姓受战争之苦,那么多人期望他能再进一步,去做皇帝,哪怕是地方割据的鸡头,但他不愿黄袍加身。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我能询问是哪些人?初鼓后,涤师来畅谈,言得京中来人所说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袴,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余曰:‘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

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师蹙额良久,曰:‘然则当南迁乎?’余云:‘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

’师曰:‘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余曰:‘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不为不厚。

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

’曾国藩是怎么回答的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陨我爱大清,我怕它完。

一般人在清末了解历史后,也不太会得出本朝君德正这种结论,不过曾国藩毕竟不是一般人。

最后曾国藩就是年近六旬,还是能敞开胸怀接受新事物。

在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清朝,是曾国藩老先生开启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先河上过初中历史课的都知道开眼第一人是林则徐。

(虽然这个说法也不尽正确。

)也是他一己之力,争取派出第一批留学生,开启我国几千来第一次向世界学习的先例。

就庆幸太平天国幸亏被曾国藩镇压了,否则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欧洲,现在伊*兰教,把愚民政策利用到极点"太平天国不是更接近基督教嘛?清末的时候儒教又好的到哪里去。

我差点忘了,康有为差点就想定国教来成真圣人了。

其豪杰敢怒而不敢言,其鄙佞因时义而为身利,一以阴弱中土之士,一以显受文教之名,非秦之坑杀而乾没于校雠之役,非秦之燔烧而离裂于聚珍之局。

呜呼,其愚天下之术可谓巧且深矣借朱子学愚民难道不正是清朝在做的嘛?有人认为曾国藩对太平天国太残忍,是罪人。

可是当人们看到政教合一政权可怕之处时"从黄巾起义开始,起义无不带有一些宗教色彩,而且吧,佛教也是外来品。

显祖有子五,太祖其长也。

母喜塔喇氏,是为宣皇后。

孕十三月而生。

是岁己未,明嘉靖三十八年也。

凡规画天下事,久无不验,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何其盛欤!国藩又尝取古今圣哲三十三人,画像赞记,以为师资,其平生志学大端,具见於此。

但经过唐浩民先生写的《曾国藩》三部曲,才知晓他成就大业之不易,作为一名手无缚鸡之力,却要统领训练一批洗脚上战场的农民,面对的是骁勇善战历经百战的太平天国军队。

几次投河自杀,却被属下救起,足见其创业艰难百战多。

同时在对太平军及民的屠杀,又被取名曾剃头。

然而众观其一生,功远大于过。

想看曾圣人,看《清史稿》就够了。

曾国藩的家书可以说激励很多后学之士蒋介石提出的基本方针是安内攘外。

他认为只有平定国内的反对势力才能对抗外国的侵略。

这项政策的出台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实蒋介石并非第一人,他重复了清朝首脑们的思路,把太平天国称为要命的心腹之患,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英法的战争相比,更为重视对其的镇压。

先总统蒋介石表示很赞。

他还有个爱好,他也喜欢写日记,喜欢复儒,也有中国的救星的美称。

真是相配啊(是真的得到了真传)。

在抗日在激烈战场,也是在湖南,也只有在湖南,打了几场胜仗,这是湖南人用生命换来的胜利。

槽点实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