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病毒大 会害人

2024-09-26 01:18 来源:网络 点击:

外星病毒大 会害人

为什么不去寻找外星病毒?

想像你来自一个外星文明,担负着一项任务:到地球上采集一个样品带回你自己的星球,看看地球上有没有生命。

为了避免潜在的危险,你的飞船可能不会在地球上着陆,只停留在高空,然后从上面抛下一个罐子之类的东西,等采集到样品,就收回去。

由于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这意味着,你采集到的很可能是一罐海水。

在针尖般大小的一小滴海水中,就可能含有1000万个病毒、以及100万个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所以,不难想像,假如我们有一天在别的星球上找到了生命,那么病毒一定也是少不了。

但为何迄今各国的航天局在寻找外星生命的时候,都试图寻找比细菌高级 包括细菌的生命,而不把病毒当作搜寻目标呢?

在搜寻外星病毒之前,我们当然需要对自己星球上的病毒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但遗憾的是,尽管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经常上报纸的头版头条,但本来我们对身边的多数病毒知道的很少。

在地球上,除病毒外,所有物种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仅仅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才意识到,病毒的数量至少是其他物种数量总和的10倍以上。

哪里有细胞生命,哪里就有病毒。

从酸性的高热喷泉,到严寒的南极洲冰川,再到饱和的碱性咸水湖,所有细胞生命能生存的地方,都有病毒相伴而生。

病毒并非都是坏消息

到底什么样才算是个病毒?尽管物种学家对病毒的定义各有分歧,但大家都同意,病毒能够把自己的基因嵌入宿主的细胞中,并利用宿主来复制出更多的病毒。

在一些例子中,宿主细胞或者有机体,因此就得病了。

这就是为何诺奖得主物种学家彼得·米达沃称病毒为一条裹藏在蛋白质中的坏消息的真相——这个观点目前获得了多数人的认同。

但一些病毒跟宿主可能是互惠的共生关系,它们不一定就是坏消息。

有很多甚至是好消息。

本质上,不论消息好坏,病毒只不过是一袋基因而已。

病毒能做出什么好事来?首先,它们能在海洋中帮助营养物质的循环。

它们在感染细胞后,以不停繁殖,直至把细胞撑破的方式,令其释放出营养物质,为海洋中的其他物种提供食物,维持了包括鱼和人类在内的整条食物链。

其次,据我们所知,高级动物的进化也离不开病毒。

病毒以在它们所感染的有机体中引入新基因的方式驱动进化。

很多例子中的一个是,对于哺乳动物的胎盘发育非常主要的几个基因,是胎生哺乳动物的祖先从病毒上得来的。

在2012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24位病毒学家聚在一起探讨,假如没有病毒,地球生命会变成什么样子。

大家一致同意,没有病毒,我们今天熟知的生命就不会存在。

外星病毒怎么探测?

既然病毒如此主要,为何我们对它们了解得如此之少?重要的困难在于,它们种类太多,而且天性善变,很难研究。

为了在外星球搜寻病毒,我们首先需要解决怎么探测的问题。

每一种病毒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形状。

比如,科学家从酸热环境中找到的病毒,通常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外形:有柠檬形的;有纺锤形的;有长丝状的,末端附有纳米尺寸的爪子;有的甚至是瓶状的。

这些独特的外形可用作探测它们的手段吗?答案并非像初听起来那么直截了当,因为病毒都非常小,20万个首尾相连才够1毫米。

所有这些奇特的外形都只能在电子显微镜底下才能观察到,而在可预见的将来,宇宙飞行器还不可能携带电子显微镜升空。

探测病毒的另一个更有希望的途径是,从它们的残留物 比如化石中去判别。

不过在古物种学上,尽管年代超过30亿年的细菌化石都已经找到了,但有关发现病毒化石的报道却从未听说过。

这是因为病毒的化石无法探测吗?还是说压根儿就没有病毒的化石?恐怕都不是,真相在于我们还没有发展出一项病毒考古的技术。

病毒考古学

寻找病毒化石是当前古物种学家和宇宙物种学家共同感兴趣的一个课题。

他们业已证明,在模拟热液喷泉的实验中,在不改变外形的条件下,病毒可以被迅速裹上一层石英,而这是所有有机体石化的第一步。

但遗憾的是,病毒那引人注意的独特外形,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模糊变形了,因而无法在石头中留下轮廓清晰的印记。

幸好,病毒的碎片还能在石英层中探测到。

目前科学家正在试图确定,病毒身上会有什么独特的东西能够在岩石中保留下来,当作它们存在过的明确标记。

他们对此十分乐观。

一旦我们发展出病毒考古技术,下一步将在火星陨石中开展调查 在地球上,我们已经采回来总共大约100千克的火星陨石,有些还非常古老。

而且,在未来的火星探测计划中,当需要采集火星岩石样品运回地球时,病毒考古学家还可以在拣选什么样的样品以及用什么样的手段分析方面提供帮助。

为了避免污染,分析可能需要在密封舱里通过遥控进行。

那么,如果在火星岩石里发现了病毒,它对人类的危害性有多大?由于科学家们对外星病毒是什么样子还一概不知,对这个问题无从回答,但无论如何样,对未知的病毒,人类还是小心防护为妙。

不仅是病毒,人类未来对外星微物种、外星物种都需要小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