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实并不止炎黄二帝,你知道还有谁?

2024-12-10 18:58 来源:网络 点击:

谁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实并不止炎黄二帝,你知道还有谁?

文 | 顾远山

编辑 | 顾远山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一般是把黄帝、炎帝作为中华文明开化的肇始,海内外华人也都将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于史学界和社会观念都将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笔者觉得有一个疑问需提出来引起人们的反思,究竟是谁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这点我们从古老信仰,龙开始引入。

既然龙已成为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大统一之不可替代的象征物,那么,中华民族的始祖必当是迄今所知最早生活在我国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与现今中华民族有着血缘或文化传承关系的创造或传播龙文化的人。

换言之,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最早定居于中国;与中华民族具有清晰明确的血缘或文化上的传承关系。

在中国远古史上最早创造或传播了龙文化.谁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谁才够格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以这三个条件作标准,对照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历史记载中有关黄帝和炎帝的史迹,很显然,将黄帝和炎帝认定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尚颇多疑误,现拟就之谈一点拙见。

始终保持着血缘或文化传承关的最早民族

根据古籍记载,自黄帝以后,我国古中原地区历代帝位的继承者少昊、颛顼、帝喾、挚、尧、舜、禹都自称是黄帝的后裔,夏朝是禹的子孙建立的,殷商和周的始祖契与弃据称都是帝喾的儿子,一脉相承,绵延不绝。

黄帝族确是中华民族远古史上历史悠久、具有遥远的血缘和文化传承关系、影响巨大的古老部族。

根据近现代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考证,黄帝族的文化属于仰韶文化系列,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云:“仰韶文化就是黄帝族的文化”,“黄帝从西方来”。

考古学家证明中国仰韶系彩陶,与巴比伦的素沙、中亚细亚及居里波夷等地出土的彩陶同一系统证明了黄帝族原本来自中西亚地区,不是中华故地的土著居民。

那么,黄帝族是不是最早来到中华大地这片热土上生存繁衍的远古部族呢?不是!比黄帝族更早人居中华故地并与我国许多民族保持着悠久的血缘或文化传承关系的是炎帝族。

我国中原地区古称赤县神州,意即炎帝之县,神农之州".《易大传》曰:"神农氏(即炎帝)没,黄帝、尧、舜氏作”

炎帝是羌族的首领......后冈(河南安阳境内)发掘最下层的陶器,以赤色为主体,花纹形制,都极简单,年代比仰韶期要早些。

也许这就是羌族文化的遗址"根据古籍记载及考古发掘资料,炎帝部族姓姜氏,亦从西方来,起初生活在甘青高原成为羌人的一支,逐渐徙居到关中地区,后来又比黄帝族更早地徙居中原。

由于黄帝族的东渐,炎帝族对黄帝族阪泉大战失败,其主干部分仍留居中原,余众分三路向东、南、西方向溃逃,留居中原的与黄帝族结成同盟,其首领号为四岳。

从黄帝起一直到禹几百年间,始终作为一支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长期地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是炎帝的后裔。

如郭琰注《山海经·大荒北经》"夺父,炎帝之。"韦昭注《国语·鲁语》释"后土"云:"贾侍中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

舜禹时的泉陶、伯益,是炎帝族的首领.商周年间周文王最重要的辅臣并于后来成为齐国始祖的吕尚(即姜子牙),"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虞、夏之际封于吕,姓姜氏,尚其苗裔也。"

由此可见血缘的传承之久,但论及文化传承,却得是细细掰扯。

伏羲氏部族比炎、黄部族更早拥有或传播了龙文化

《左传·昭17年》载郯子云“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史记正义》说黄帝“号有熊氏,又曰缙云氏”

《纲鉴易知录》说黄帝“以云纪官”,以云名官,号为云师,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据此,黄帝族与炎帝族原初都不是以龙为图腾的部族。

在《山海经》中,南方祝融、夏后启、西方蓐收、东方句芒和昆仑墟南的冰夷,都是“乘两龙”。

除了对蓐收、句芒、冰夷不知部族源流外,我们知道祝融与夏后启分别是炎帝族和黄帝族的后裔首领。何谓乘龙?我谓其义迥异于龙首、龙身的崇龙,乃是将龙骑于胯下的“降服龙”。

畦土就是说,炎帝族与黄帝族起初都不是龙族,而是一心要降服龙族的敌族,反观伏羲氏呢,才显得更为像龙,考中国远古时代的传说人物。

炎帝神农氏以火以牛为图腾,黄帝以熊以云为图腾,少吴氏以鸟为图腾,共工氏以水为图腾,只有太昊伏牺氏以龙为图腾。《玄中记》载:“伏羲龙身,女娲蛇躯”。

《文选·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鳞身即龙身,也就是用龙形图案文身。《列子·黄帝篇》载:“庖牺氏、女娲氏……蛇身人面”。

据何新先生研究,这里的蛇,本义都是指蜥蜴、鳄鱼这两种四脚蛇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龙。

考汉墓中出土的多种伏羲、女娲图及砖画中,伏羲、女娲的形态都是人首龙身,只是在晚期汉画及隋唐画中才出现无脚蛇尾的神形象,表明伏羲、女娲都来自以龙为图腾的部族。

中华民族伟大远古文明的曙光

伏羲氏部族是迄今所知最早拨开中华民族远古文明曙光的伟大部族,传说历史上许多标志中国远古社会文明进化程度的新事物都起始于伏羲氏时代。

伏羲氏时代人类已经过定居生活,出现原始农业、原始水利和原始饲养业,社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正如上面引文所述,伏羲氏使大庭治屋庐,这说明当时人类已经过上定居生活。

过定居生活,促进了氏族内部和氏族之间人们相互间的交往,有利于稳定的区域社会的形成并为文字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尸子》载:“宓牺氏之吐上,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易·系辞》:伏羲氏“作绳而为肉罟,以用以渔”

渔猎时代是人类由蒙昧走向野蛮和文明的转折点渔猎虽然还是伏羲时代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但那时饲养业与农业生产也已发展起来。《纲鉴》载:伏羲氏养六畜以通庖厨。

此外便是改革婚姻习俗,《通志·三皇五帝》引《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说伏羲、女娲兄妹人葫芦,逃避洪水而结婚再造人类,汉代的砖画及汉墓中出土的多种伏羲、女娲的形态,都是人首龙身交尾,身体以下部分相互缠绕在一起。

交尾,象征着男女婚配,其寓意是伏羲、女娲兄妹通婚共『司生育人类,也就是说,以龙文化作为自己文化本源的远古中原地区的人是把自己看作是伏羲和女娲的后代的。

什么唯独伏羲、女娲的事迹得以流传下来了呢?关键在于伏羲、女娲对当时的婚姻制度进行了变革。

《易系辞》:“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纲鉴易知录》:“太吴始制嫁娶……姓氏”。

也就是伏羲、女娲总结了过去氏族内部混乱的婚媾关系造成人丁不蕃的经验教训,对旧的婚姻习惯予以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正姓氏,明确氏族源流,确定各人的血缘关系,并作出规定,严格禁止族内通婚,推行族外婚制度。

在中国远古时代的历史传说中,伏羲氏以前的历史人物,具有名号的有如有巢氏、燧人氏、天皇氏、地皇氏、居方氏等。

谁也不知道他们生活的具体时代和居住的确切地区,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确曾存在过的人物,是否与中华民族具有直接的血缘或文化上的传承关系。

故也只能将他们作为代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象征性人物来看待,无法确认他们是不参考文献,即中华民族的直系远祖。

跟上述传说人物不同的是,伏羲氏是已知远古史上同现今中华民族具有明确血缘传承关系的第一人,其部族在中华故地上生活分布的区域相当明确,

其生活期间若干社会文明成果都可在我国古籍和考古资料中得到证实,他的后裔现在遍布中国各地并播衍到全世界的天涯海角。

特别是它最早拥有并传播的龙文化现已成为亿万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正鉴于此,笔者方敢在本文的末尾下一个结语:伏羲氏是迄今所知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