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黎艺术界的宠儿到默默无闻:藤田嗣治

2024-12-17 20:52 来源:网络 点击:

从巴黎艺术界的宠儿到默默无闻:藤田嗣治

自画像

日本人藤田嗣治早已经没有当年在世时候那么风光了。1936年,藤田嗣治曾口吐狂言:我引以为傲地相信,我是世界艺术家第一。这位自称为艺术家第一的藤田嗣治,并没有能让当今的大众知晓他是谁。对他还有所了解的是拍卖行。他的作品偶有拍卖。

1990年他的作品《公园里的年轻女孩》拍出了6百万美元。他的1949年的作品《生日聚会》la fete d'anniversaire在英国拍出了7百万英镑。1950年,这幅画在法国巴黎展出的时候,被购买。收藏家是一位法国人。到2018年被拍卖,《生日聚会》已经有70年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了。

藤田嗣治的作品被法国人收藏,而且还是在法国,不是没有原因。藤田嗣治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出道,或者说在欧美出道,的确是在法国。那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一百多年前的1913年,藤田嗣治来到了巴黎学艺。他比徐悲鸿早了6年,后来二人也有短暂相识。和徐悲鸿不同的是,藤田嗣治已经把自己打造成了巴黎艺术家圈里的宠儿。让他成为巴黎新宠的有三件事:1他画的裸女;2他画的猫;3他自己别出心裁的装束,外加他是日本人。

作为日本人,藤田嗣治走在巴黎的大街上很难让人忘记。宽边的玳瑁眼镜,留着仁丹胡,外加西瓜头发型。他的打扮让人想起了几十年后的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二人都掌握了运用特殊的打扮来炒作自己的手段。二人都不帅,虽然没有惊艳的艺术作品,但同样都风靡世界。无论是巴黎还是纽约,社交界都喜欢这样的怪鸟。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开战。作为日本人的藤田嗣治还可以享受一下大战前的狂欢。

藤田嗣治在巴黎先红了起来,聚集在巴黎的各国画家、作家、演员都成了他的朋友,包括徐悲鸿。后来在美国,藤田嗣治去了美国,他也红了。再后来到南美洲各国旅游,藤田嗣治同样是个宠儿。在阿根廷来参观他的画展的人多达6万,而等着他签名的人群多达1万。他展出的作品一售而空。可见藤田嗣治的号召力。但在1968年,藤田嗣治去世后,他的名字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虽然以后他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但只是在拍卖行,而且收藏他的作品的以日本人为主。

回想当年和藤田嗣治一起在巴黎混的人不乏当代艺术大师,如马蒂斯、莫迪利阿尼、苏丁等人。当然我们不能不提毕加索。没有记录说,藤田嗣治和毕加索有来往。这时的毕加索正在专心打造影响后世的立方主义。和毕加索相比,藤田嗣治的艺术定位露出了破绽:他不属于任何画派,他感兴趣的是猫和裸女。但画猫和裸女能够成为一家画派吗?

第二次大战中,藤田嗣治回到了日本,而且被日本军方雇佣为战事画家。这给藤田嗣治的艺术生涯增添了一些麻烦。虽然没有背上战犯的罪名,但日本军国主义的题材毕竟不能四处吹嘘。

战后藤田嗣治回到了巴黎。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日本抛弃了我,不是我抛弃了日本。他皈依了天主教,也改了姓名。他给自己的日本名字前添了雷奥纳多Leonard, 他抛弃了日本国籍。现在提到藤田嗣治,他的国籍已经是日本/法国。

如今无论谁评论藤田嗣治,都充满了迷茫。因为他不属于任何流派,也没有创立任何流派。他作品和日本艺术也没有多少关系。有些人说,他应该算是所谓的巴黎画派,但巴黎画派只是一个时间和地理概念,并不代表任何具体的艺术表达手段。所以藤田嗣治一直是一个无法界定的艺术家。英国邦瀚斯拍卖行,研究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专家India Phillips在评价藤田嗣治的作品《生日聚会》的时候,用了一个很经典的字来定义藤田嗣治:怪。

怪,道出了艺术评论的尴尬。我们不知道,藤田嗣治的怪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日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