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贾斯文送帐子

2024-11-24 14:15 来源:网络 点击:

民间故事-贾斯文送帐子

从前,某村有一人,姓贾。念了几天“之乎者也”,就觉得自己很有学问了,经常在人前出风头,显示自己。众人给他起了外号,叫“贾斯文”。

一次,贾斯文一个朋友的母亲死了,他买了一挂帐子准备去吊唁,帐子上写什么词好呢?他想起邻村一个大户发丧时有人送的帐子上写的是“香山可十”,当时文人们都夸这个词写得好,他就决定自己也写这个词。主意拿定,立即铺纸磨墨,用上功夫,写了“香山可十”四个大字,写完后还自我欣赏,认为词选得好,字也过得去,然后把字订在帐子上,便拿着到朋友家吊丧去了。

当地发丧有个风俗,就是亲朋送的挽联,帐子要挂在灵堂或客棚内,一来表示对送帐子的客人尊重,二来是让人观赏挽联,帐子上的文词、书法。贾斯文把帐子交上,吊唁之后便坐在客棚内,专等人们夸他写的帐子。过了一会,帐子挂出来了,果然有很多人上前去看,并叽叽咕咕议论不休。贾斯文非常得意,认为这下可露脸了。不久,有人把主人喊来了,主人看了帐子,气得大骂,找着贾斯文就要打,多亏了位老先生极力解劝,方才免了一顿打。老先生把贾斯文拉去无人处问道:“你怎么能写这个词呢?你知道香山可十是什么意思吗?”贾斯文还真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好说:“求老先生指教”。

老先生说:“这个典故说的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晚年在香山与几位学识渊博的老人结社,共有九人,称为“香山九老”。现在用“香山可十”这个词,死者必须是男性老人,比喻他的学识、品德可与香山九老并提,死后到香山可列居第十位。人家这家死的是老太太,你让她去香山和九个老头子掺合什么呢?”

贾斯文听老先生一说,才恍然大悟,心想,怪不得人家要揍我,我把老太太送给九个老头子是有些不妥。这时只听老先生继续说道:“写帐子用词有很多讲究,不可乱用一气。你与这家只是朋友关系,并非至亲,老太太死了,你写‘德配孟母’就很合适,比喻老太太的品德可与昔日孟母比美。这样既赞颂了死者,又显得用词不俗”。

贾斯文听了老先生一翻言语,对老先生敬佩得五体投地,再三称谢不已。

过了一些日子,贾斯文另一朋友的母亲又死了,他也买了一挂帐子准备去吊唁。他想,这次已从老先生那里领了教,就按老先生说的写“德配孟母”,不但不会出错,还保证能受到众人称赞。主意拿定,立即把一张大纸裁成四个方块,磨好墨,提笔运气,写了“德配孟母”四个大字。写完后墨迹未干,他嘱咐妻子说:“等墨干了你把这四个字要贴

在帐子上,我出去再买点东西,回来带上帐子去吊丧。”他妻子按他的吩咐等墨干后把字订在了帐子上,并把帐子叠好放在了包内。贾斯文回来后,妻子告诉他:“字已订好,叠起来放在包里了”。贾斯文很满意,也没细看,提着包就去朋友家吊丧去了。

到了朋友家,把帐子交上,吊唁之后就到客棚坐着喝茶,专等听众人夸奖。过了一会,帐子挂出来了,果然有好多人围着看,并叽叽咕咕议论不休。贾斯文非常得意,故意不去看自己写的帐子,心想,我这词深刻文雅,不落俗套,你们学着点吧。不久,有人把主人喊来了,主人看了帐子问道:“看看这人走了没有?”贾斯文一听人家找他,就慢条斯理地答道:“没走,在这儿呢!”

主人听了,上前抓住贾斯文,“啪啪”就是两个耳光,打得他晕头转向,急忙说:“你怎么打人?”

主人拉他到帐子跟前,指着帐子说:“混张东西,看看你写的什么!”

贾斯文仔细一看,立即目瞪口呆,冷汗直流。原来,“德配孟母”这四个字他并没写错,而他妻子往帐子上订时却把顺序搞错了,将“德配孟母”订成了“母配孟德”,把死去的老太太又许配给曹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