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名校榜:襄阳四中

2025-01-01 00:32 来源:网络 点击:

襄阳名校榜:襄阳四中

襄阳四中创建于1954年9月,1978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2001年被命名为湖北省示范学校,2008年在全市率先通过省级示范学校复评,2016年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19年再度被授予“中国百强中学”称号。

近年来,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上屡获突破,先后培养出7名湖北省高考第一名和25名襄阳市高考第一名,2020年北大清华录取23人,2019年录取30人,2018年21人,2017年21人,2016年26人……先后被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称号,被央视等媒体报道,被誉为古城襄阳的璀璨明珠、襄阳教育的闪亮名片、培养精英人才的沃土、省市高考状元的摇篮。

2021年,被北京大学授予“北京大学三星级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成为全国首批最高级别的共建基地之一;当选为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校长李静当选为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副理事长,李先军、张臣、马海俊等名师工作室被接纳为“全国名师工作室”,李静、王立合、李先军、刘明国等被聘为联盟“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

学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坐落于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襄阳古城内,占地近3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分三大校区,下辖高中部、体育部、义务教育部、国际部和襄阳四中国际学校。所有教室装配全国一流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高中部全部教室均装有空调,校内有15间设备达教育部一类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藏书达18万余册现代化图书馆,有两个400米标准跑道的全塑胶田径运动场、两个建筑面积达76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学生公寓全部安装有空调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学生食堂是襄阳市教育系统最早的A级食堂、湖北省首批放心食堂。高中部内的樱花大道、香樟大道、紫藤花园等,不仅是校园内的风景线,而且是襄阳市民的观赏点,每年樱花盛开时节,数十万市民畅游校园。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梯队合理。学校拥有师德高尚、专业精良、无私奉献、成就卓越的教育家集群:现有专任教师570余人,在岗正高(教授)职称教师7人,特级教师14人,隆中名师23人,高级教师260余人,100多名教师先后获国家、省级表彰和奖励,青年教师在学科优质课、说课竞赛中,获得全国、全省一等奖人数名列湖北省示范高中前列。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全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率先在全市开办中学生业余党校,10多年来先后发展学生党员300余人,成为北大、清华、中科大等一大批著名高校学生会的重要骨干。每年举行“18岁成人宣誓仪式”、“80华里远足”、毕业典礼、周末晚会、樱花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周末电影、绿色网吧、心理咨询等活动,开办慈善阳光班、爱心互助社,设立“熊星奖学金”等,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茁壮成长,在阳光下、关爱中梦想成真。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全省重点中学前列。

近年来,先后有349人获得全国数、理、化、生、信息等领域奥赛金奖或一等奖,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名列前茅。每年为北大、清华输送的生源占这两所著名高校在湖北省录取指标总数的10%左右,近年考取北大、清华的人数一直维持在“20+”的水平,拔尖人才培养一直位于湖北重点中学前三强。

2019年高考,刘雨桐以676分夺得湖北省文科第一名,周哲恺以710分夺得湖北省理科应届第一名,吴玥以667分夺得湖北省文科第三名;文科全省前10名,四中3人,全省第一;理科全省前10名,四中3人,全省第一;理科700分以上全省12人,四中3人,全省第一;690分以上9人,全省第一;680分以上17人,全市第一,全省领先;17人裸分考入北大清华,北大清华正式录取30人;理科一本重点线1591人,文科一本重点线344人,文理科一本重点线1935人;加上体艺美等一本线,突破2000人;五大学科奥赛29人获得国家一等奖,3人进入省队,获得全国总决赛一金一银一铜三枚奖牌,刷新鄂西北奥赛新记录;自主招生27人次获得北大清华加分,全市第一,全省领先;空军招飞、南航招飞定选合格21人,全省第一,为襄阳人民争得了荣誉。

2019年中考自主招生,四中义教部考取35名A等特优生,名列公办学校全大市第一;三年前义教部输送到高中的学生,2019年高考共有15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名列全大市第一。2018年中考,襄阳四中义教部4月自主招生考试A等特优生31人,名列公办学校全市第一;6月大中考A等特优生1人,指令录取65人,再次名列公办学校全市第一。

四中体育部连续6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4年排球、赛艇等2个项目被命名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单项基地”,2015年排球、游泳、赛艇等3个项目被命名为“湖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在2018年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代表襄阳市参加了青少年体育类20个大项的比赛,夺得金牌63枚、银牌37枚、铜牌31枚,位居湖北省第四名。体育部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全国青年运动会、世界锦标赛、武汉军运会上取得骄人成绩,2019年涌现出世界游泳锦标赛(武汉军运会)冠军闫子贝、世界游泳锦标赛(武汉军运会)冠军王宗源等优秀运动人才。

建校以来,涌现出中科院院士熊有伦、经济学家郭道扬、作家梅洁、辽宁舰现任舰长刘喆、亚洲蛙王闫子贝等一大批行业“状元”。输送的运动员黄秋爽、黄喆、林洪代表中国多次参加世界大赛,同时黄秋爽在2010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成功使用“扭掏单臂转体360度”,被国际体联命名为“黄秋爽转体”,成为第23位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动作的中国体操运动员。

学校是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优质生源基地,是军校国防生的优质生源基地,是国家田径队、排球队、水上运动队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国实践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和谐校园、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连续八届被评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成就。(部分数据截至2019年,如有失误,谅解为谢,敬请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