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三美学校改名,网传被公办“收编”,真相来了

2025-01-14 17:14 来源:网络 点击:

南宁三美学校改名,网传被公办“收编”,真相来了

听说了吗,南宁市银海三美学校改名了。

银海三美作为南宁少有的几所市直属民办初中之一,建校不过6年时间,又是老牌名校三美的兄弟校区,如非遇到大事,绝不可能轻易改名。

网上有人传闻,银海三美改名,或许与去年出台的“民转公”文件(民办学校转公办的简称)有关?

真相到底如何?大家接着往下看。

三美改名三雅,网传与“民转公”有关

2022年2月18日,网上传出的一张聊天记录显示,“南宁市银海三美学校”改名为“南宁市银海三雅学校”。

▲“银海三美”改名“银海三雅”(来源:网络)

三美为啥改名三雅,这有点不太按常理出牌。

毕竟,三美学校本身的A+率长期霸榜南宁民办学校TOP3,是个“有名有利”的校名,口碑不错,值得借光。

试问,银海校区又怎么舍得放弃“三美”的校名?

网上,有市民猜测,银海三美的改名,可能与2021年8月发布的“民转公”文件有关。

这是一份有教育在内的中央8大部委,联合发布的重要文件。

文件表示,近年来,“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供应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但同时也诱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未来不得再审批设立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再以集团办学等形式,去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甚至,对于现有的“公参民”学校,如不符合“六独立”要求,则需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则需要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涉及“民转公”的教发{2021}9号文件

简单理解,就是要对民办学校,设立更高的门槛,实行更严格的管理。

政策刮了阵风,难怪有人会猜测:三美改名是否意味着向公办靠拢?

事情的后续如何?

银海三美会成为南宁首个响应文件号召的学校吗?

小马哥展开了更深入的调查。

校方表示暂无计划

官方的说法是最靠谱的。

为了进一步求证银海三美更名的原因,第一时间,小马哥致电了该校教务处。

相关负责人表示:“银海三美已经更名为银海三雅,目前仍是民办学校,暂时没有转公办的计划,但未来不好说。”

随后,小马哥也询问了其他几个“公参民”学校的老师、学生,他们表示各校转公办一事已经传了几年,但还没看到实质性的动作。

去年12月,也有市民向领导留言板咨询了“公参民”学校是否有计划转公的问题,但官方的反馈是:

情况较复杂,需要“一校一案”进行治理。

▲“新民”、“三美”等学校暂未公布转公办的计划

如此看来,银海三美改名三雅,目前和“民转公”没有直接关联。

在上述各部委出台的文件中,小马哥对照发现:

银海三美学校去年已脱离三中教育集团,并更名为银海三雅,实现“六独立”,它有条件继续坚持民办。

▲文件对不同类型的学校,给出了操作方法

不过,学校“民转公”是未来趋势,即便没有三美,未来会也有“四美”、“五美”云云。

对于这个大趋势,身在其中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他们有什么看法?

三美家长:最怕影响升学

小马哥首先询问了一位三美毕业生的家长,她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

学校不再掐尖,最怕影响孩子升学。

家长的顾虑很简单:民办变公办了,学费降了,没钱请好老师了,生源也平庸了,成绩自然就越来越不行了。

“即便民办很省学费,但相比于金钱,我更在意成绩。”家长语重心长地说。

▲南宁部分民办初中学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虽然三美收费高,花钱却不吝啬。英语尖子班会请外教,数学班也会请专业的外校老师来指导。真要转公办,这些教育资源还能请到吗?”

“像我就是为了生源,才花钱把女儿送进三美。但是公办要按地段招生,生源肯定会受影响。”

▲三美毕业生对“民转公”有不少顾虑

作为既得利益者,三美家长自然更支持民办。

但另一边,部分非民办学校的家长,表示支持教育公平。

“不过转公办后,没那么多富家子弟的攀比,学习氛围肯定会好一些,砸钱补课的内卷应该也没那么严重了。”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我支持民转公!”

收入相当,老师更在意编制

“民转公”之后,学费必然会下降,家长们乐了,老师们呢?

要知道,“民转公”之后,老师的收入会明显缩水。

据了解,三美学校实行年薪制管理,按教师职称来评薪,中高教师的人均年薪大概为12万元,缴纳五险一金。

招聘平台上,新民中学给老师开出的年收入在8万-20万元不等,英华学校骨干教师的年薪最高也有18万元/年。

▲两所民办学校的薪资待遇

对比之下,某公立学校的老师反馈,每月工资,由3000多基本工资+1000多奖金+600元左右的补助组成。

大部分老师到手约有4000-6000元/月。

如果“民转公”,老师的收入等于打了5折。

不过,小马哥采访的一位三美的老师,则对薪资挺佛系的。

这位老师坦白:“就算‘民转公’,学校肯定也会保证老师的收益,只是工资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我更倾向于公办学校的编制。”

“在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

三美学校的前身是南宁三中初中部,随着国有民办学校的身份获批,该校也开始更名并迁出三中本部。

期间,一些有三中编制的初中教师,去到了三美学校教书。

但2015年后,三美转公办的风声响起,不少有着三中编制的老教师,又转回了公办的三中教书。

转公之后,周边房价或许摁不住

当然,“民转公”影响最大的,除了师生,还有周边房价。

民办学校周边的房源,和入学名额脱钩,所以房价不受影响。

而公办学校则完全相反。

在南宁,不少公办名校周边的二手学区房,价格能卖达到2万+甚至3万+,说是南宁房价天花板也不为过。

▲青秀三中是头部公办学校,学区内住宅均价接近2万元/㎡(来源:贝壳找房)

反观西大附中、三美学校、新民中学等民办名校,周边房价并不高,8900-1.3万元/㎡的单价就能拿下。

▲两所民办民校周边住宅单价,最低不超过1万元/㎡(来源:贝壳找房)

因此,“民转公”的最初几年,不排除周边房价明显上涨。

教育公平这步棋,你怎么看?

其实不止是南宁,“民转公”的影响力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

截止2021年10月,已有广东、四川、江苏、湖南、河南、陕西等省份,正式加入了“民转公”的新一轮调整中。

▲重庆一中寄宿学校已经成功“民转公”(来源:网络)

多城实施跟进,推动速度之快,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民转公”势在必行。

教育公平,民心所向,刻不容缓。

一方面,打破了民办学校长期对“掐尖”,让更多学校成为“潜力股”。

一方面,教育资源趋于均衡之后,会改变大家对学区房的疯狂,让楼市更健康。

对于这个趋势,你怎么看?

-END-

文-小马哥 编-宁采尘

「声明&提示」

①本文由“鉴盘侠”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②关于项目介绍与点评,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买卖的依据。若有意购买,请详细了解项目及周边不利因素。签署法律文件时,请仔细阅读相关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