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元帅悲剧婚姻二:12岁原配妻子刘坤模,为何改嫁又后悔?

2025-01-14 17:30 来源:网络 点击:

彭德怀元帅悲剧婚姻二:12岁原配妻子刘坤模,为何改嫁又后悔?

“坤模妹,在枪林弹雨中收到你的信,很兴奋。你要来,可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找林伯渠主任。”这是我们今天唯一读到的彭德怀的“情书”。

异地分离的爱情—刘坤模

1922年,彭德怀24岁,已是营长的他,后来在亲友撮合下,娶了湘潭女孩刘细妹,湘妹子刘细妹当时谎报自己16岁,实际年龄更小只有12岁,是1910年生人,她是一个货郎的女儿。

刘细妹的哥哥刘玉峰是和彭得怀一起当堤工的好友,他极力赞成这门亲事。

刘玉峰劝妈妈说:“真伢子和我一块长大,一起做工,他一不喝酒,二不抽烟,更不嫖赌逍遥,在外挣的钱全寄给家里。他人聪明能干,将来一定有出息。彭家虽然穷,可他人穷志不穷啊。”

彭德怀发妻刘坤模

婚后彭德怀不拘泥于旧礼数,他让刘细妹去掉缠足的绷带,还教她做人的道理和和革命主张,供她继续上学,并给她改名刘坤模,古人规定男为乾,女为坤。坤模是女中模范的意思。

在湘群学校,刘坤模进步很快,不仅文化课的成绩好,还学会了缝纫、绣花等手艺。从这里可以看出彭德怀是个铁骨柔情的男人。

后来刘坤模在湘潭成为一名小学教员,彭德怀期望她不仅是妻子,还能成为革命的伴侣。两人十分恩爱,刘坤模也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位好丈夫。

油画平江起义

1928年,加入共产党的彭德怀领导了平江起义,率部上井冈山和毛泽东、朱德会师。离别了家乡。

平江起义纪念馆前彭德怀同志铜像

临行前刘坤模嘱咐彭德怀:“你马上要去打仗了,子弹不长眼,随时有危险。我知道你很勇敢,总是身先士卒,你都是团长了,可不要老是冲锋打头阵,撤退在最后了。

”彭德怀回答:“打仗自然有危险,要流血牺牲,但军人不能怕死,当长官的要是怕死,队伍非垮不可。当然了,死要死得有价值,我是不会糊里糊涂去送死的。”从此与刘坤模失去联系,也与老家断绝了音讯。

老家这边,因此彭德怀原为国民党军官的和国民党反目,他成了国民党通缉的“匪首”。刘坤模为了躲避搜捕,也躲避逃亡,沿街乞讨半年多,后来因为是“赤匪婆姨”被乡绅打压,被任职的小学辞退。后来为了划清界限,刘坤模登报声明同“共匪头子”彭德怀脱离夫妻关系。

所谓乱世夫妻,一别遂成死别也是常事。

后来刘坤模闯荡上海,武昌,辗转漂泊8年,心力交瘁及困窘下,她答应了武昌白沙洲一直照顾她的湖南老乡徐任武的追求,第二年生下一个女儿。

此后10年,彭德怀金戈铁马,南征北战,辗转苏区,历经长征,十年时间再没谈儿女情长。

插曲二:女作家和外国女记者都高调追求彭大将军

1937年春,一名知名女作家(是否是作家丁玲一直有异议),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陕西前线见彭德怀,并表达好感。

这件事传遍云阳镇,连周恩来都拿来和彭德怀开玩笑,询问他们俩何时办喜事,彭德怀苦笑说没有,其实彭德怀考虑的是作家需要写很多文章,而自己的革命事业不可以有过多暴露,而且那时还没有结发妻子刘坤模的消息,因此没同意。

丁玲(1904-1986)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插曲三: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非常倾慕彭大将军,1938年在陕西八路军总部用美式的热情示爱彭德怀,被彭德怀委婉拒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反应,她在村口哭了很久,第二天史沫特莱潇洒的离开马牧村… …

美国记者 史沫特莱

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再次合作。彭德怀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指挥,名闻中外。

此时的刘坤模非常懊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已为人妻的刘坤模知道彭德怀还活在世上后。于是急忙写信,不知道收信人的地址,地址就留的“平型关”。

几经辗转,这封信竟然被彭德怀收到了。读信后彭德怀马上回信让刘坤模到延安来。

彭德怀在信中诉说离别之苦:“坤模妹,在枪林弹雨中收到你的信,很兴奋。你要来,可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找林伯渠主任。”这是我们今天唯一读到的彭德怀的“情书”。

刘坤模首先来到长沙,周恩来等人听说他是彭德怀的夫人,肃然起敬,格外优待。并帮她去延安的介绍信。

刘坤模北上延安,正遇到彭德怀由前线返延安开会。

这对阔别了近十年的夫妻才得以相见。刘坤模见到了彭德怀的那一刻,悔恨、委屈、担心和内疚交织在一起,她解释了10年前背叛的“苦衷”,希望彭德怀谅解,最后提出希望和彭德怀复婚。

对于再婚生子她只字未提。

刘坤模这次的出现,让彭德怀十份意外,她烫着微微弯曲的头发,样貌变化不大。这十年彭德怀几乎忘记了她。

他已近40岁,还是单身一人,他也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体贴的人照顾他的生活。

她能不避艰险来到革命区寻找自己,当年特定环境下的背叛,也可以原谅。但是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和十年未联系的这个女人复婚是要经过组织上调查和批准的。

有一天,“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交给他一封信,拆开信封,从里面掉出一张照片, 这封信是武昌白沙洲中学徐任吾寄给彭德怀和刘坤模的。

信大意是说徐与刘已是夫妻关系,女儿才两岁,离不开母亲,希望刘能回来,并请彭德怀将军理解。照片是徐、刘和女儿榕青的合影。

刘坤模纸里再也包不住火了,她不仅十年前政治上不坚定,而且在背叛了彭德怀以后,又同另一个男人结婚,还生了一个孩子,而且还隐瞒这一切。

彭德怀沉默了一会平静的地说:“坤模啊,你应该向我说实话,既然你已经同徐先生有了孩子,为什么要瞒着我呢?孩子太小,你应该回到孩子身边去啊。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虽然我们的夫妻关系已经结束了,今后还可以保持同志式的关系,还可以像兄妹一样。”

彭德怀的弟弟彭金华去劝哥哥:“你和嫂嫂一贯感情很好,她为了你吃了很多苦头,虽然白沙洲犯了错误,那也情有可原,你就原谅她吧,和好算了。”

“这怎么行呢?”彭总正色道:“共产党不能共妻,我怎能和别人共一个堂客?!”

后来彭德怀与刘坤模正式离婚。离婚之后,刘坤模留在延安参加革命工作,也入了共产党,时间久了与武汉的丈夫也失去了联系。1939年她在抗大与老红军、陕甘宁边区人民银行业务处长任楚轩结婚。

脱离夫妻关系之后,彭德怀和刘坤模仍保持着同志般友好关系;

1953年彭德怀老家的的堂嫂来京看他,刘坤模正好北京工作,招待堂嫂先住她家,随后刘坤模和女儿陪同前往中南海看望彭德怀;

1956年夏天,刘坤模的哥哥到北京。彭德怀热情接待这位年轻的好友,并送他60元人民币作为零花钱;

1956年秋,彭德怀派车接刘坤模和她的丈夫及几个孩子到家中聚会。

彭德怀及刘坤模与亲友合影

1959年,彭德怀被罢官,郁闷之时说过:“我十分想念刘坤模同志。”

文革期间,专案组找到刘坤模,让她揭发彭德怀的罪行,刘坤模气愤地回答:“彭德怀是我深爱的人,1938年以后我们中止了夫妻关系,责任主要在我。如果非要我讲他,那我要说的都是他的好话,我没有什么可揭发的!”

刘坤模在彭德怀冤案平反昭雪之后的1979年,告诉彭德怀传记编写组:“我和德怀结婚是1922年农历三月七日,同大姑娘一样举行的结婚仪式,坐了红轿,拜了天地。因为我当时年纪小,不满12周岁。德怀为了照顾我的身体,虽然生活在一块,但未过夫妻生活。”

80年代,刘坤模曾担任哈尔滨市粮食局政治部主任、局长,哈尔滨市政协委员等职务,著有《和彭德怀在一起的日子》一书,可见她对彭德怀还是一片深情。

彭德怀纪念馆内部

1987年,77岁高龄的刘坤模在彭德怀侄儿彭起超的陪同下,从哈尔滨到阔别50年的故乡乌石彭德怀故居参观,她为陈列室题诗一首:

“横刀人不见,乌石缅雄风。

华夏开新宇,犹忆大将军。”

读之令人感慨落泪。

青年刘坤模与退休后刘坤模

这段婚姻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来形容,彭德怀谈起这段往事时曾说:“这不能怪我,也不能怪她。”可见彭德怀是个有气度的大丈夫,真男人,放在2021年的今天也绝对是国民好老公,历史造物弄人,愿英烈安息长眠!